从神经影像学血管性改变报告标准看CADASIL的磁共振成像表现特点

段新, 王海丽, 耿德勤, 葛巍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 2018, Vol. 38 ›› Issue (11) : 748 -754.

PDF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 2018, Vol. 38 ›› Issue (11) : 748 -754.

从神经影像学血管性改变报告标准看CADASIL的磁共振成像表现特点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 以神经影像学血管性改变报告标准(STRIVE)总结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伴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CADASIL)的影像学表现特点,结合文献探讨其对诊断的价值。方法 收集NOTCH3基因确诊CADASIL的3个家系的先证者及部分家系成员共7例的相关临床资料,完成头部MRI平扫检查并进行分析,部分患者进行磁敏感成像(SWI)检查。其中4例患者随访2~4年。结果 7例研究对象有6例在成年早期发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头晕、偏头痛、进行性痴呆、反复缺血性卒中发作,1例完全无症状。7例头部MRI均显示双侧大脑半球多发腔隙灶,主要分布在基底节、丘脑、脑桥、胼胝体和半卵圆中心;7例均存在白质T2WI高信号,其中4例分布在双侧颞极,6例出现在外囊;5例存在近期皮质下小梗死,梗死灶主要分布在基底节区、侧脑室旁、半卵圆中心;2例存在基底节区的微出血;1例有脑萎缩表现。结论 CADASIL的MRI表现可较好地反映脑小血管病(CSVD)的影像学标志特点,其中双侧颞极、外囊T2WI高信号对CADASIL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白质高信号分布的变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病情进展。血管周围间隙及脑萎缩虽然为CSVD的特征,但在CASDSIL的诊断中实用价值有限。

关键词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伴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 / 脑小血管病 / 磁共振 / 神经影像学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段新, 王海丽, 耿德勤, 葛巍 从神经影像学血管性改变报告标准看CADASIL的磁共振成像表现特点[J].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8, 38(11): 748-754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8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