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摘要
目的 探讨大鼠背根神经节Epac(exchange protein directly activated by cAMP)蛋白在炎性疼痛调节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通过左侧后肢足底中心皮下注射完全弗氏佐剂(CFA)建立炎症性疼痛模型,通过Western blot实验技术检测背根神经节Epac1和Epac2蛋白表达变化,以及通过免疫荧光技术检测背根神经节中Epac1表达情况。结果(1)与生理盐水对照组(Control)相比,CFA组大鼠背根神经节Epac1于第3天(d3)、第6天(d6)、第14天(d14)表达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Epac2在d3、d6表达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Control组相比,CFA组大鼠背根神经节Epac1阳性表达神经元数目于d3显著升高,并于d14仍显著升高(P<0.05)。结论 背根神经节表达的Epac蛋白可能主要参与调节了慢性炎症性疼痛的发展过程。
关键词
背根神经节
/
Epac
/
炎性疼痛
/
完全弗氏佐剂
Key words
陈彬彬, 孟娜, 黄思婷, 张咏梅
背根神经节Epac蛋白在大鼠炎性疼痛中的作用[J].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8, 38(05): 286-289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