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体位硬膜外分娩镇痛低血压发生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

蔡军, 于刚, 侍海碧, 颜建娥, 孟茜, 武玉清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 2018, Vol. 38 ›› Issue (03) : 171 -174.

PDF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 2018, Vol. 38 ›› Issue (03) : 171 -174.

不同体位硬膜外分娩镇痛低血压发生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 比较0.1%罗哌卡因硬膜外分娩镇痛后仰卧-侧卧结合体位和单纯侧卧位对产妇低血压发生率、镇痛效果及新生儿Apgar评分的影响。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年龄20~32岁初产妇60例,随机分为仰卧-侧卧位组(A组),侧卧位组(B组),每组30例,镇痛前(T0)监测收缩压(SBP)、平均动脉压(MAP)、VAS评分和胎心率,行L2、L3间隙硬膜外穿刺、置管,A组镇痛后采取仰卧10 min再侧卧结合体位;B组镇痛后采取侧卧位。而后以0.1%罗哌卡因复合2 mg/L芬太尼微量输注泵以8~10 ml/h速度维持。分别观察2组产妇镇痛后10 min(T1)、30 min(T2)SBP、MAP、VAS评分及镇痛后胎儿心率和新生儿出生后Apgar评分的情况。结果 2组产妇镇痛后T1、T2时SBP、MAP较T0时明显降低(P<0.05);T1时A组SBP、MAP、SBP波动幅度,MAP波动率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时VAS评分A组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2组仰卧位低血压发生率、胎儿心率和新生儿Apgar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一、二产程满意度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 硬膜外分娩镇痛后产妇采取仰卧-侧卧结合体位,能明显减少血压波动,且在更短时间达到满意的镇痛效果,提升产妇满意度和信任感。

关键词

体位 / 硬膜外分娩镇痛 / 低血压 / Apgar评分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蔡军, 于刚, 侍海碧, 颜建娥, 孟茜, 武玉清 不同体位硬膜外分娩镇痛低血压发生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J].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8, 38(03): 171-174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7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