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对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主要病原谱变迁的影响及因素分析

何俊杰, 叶英, 许铁, 燕宪亮, 卓越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 2022, Vol. 42 ›› Issue (07) : 535 -542.

PDF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 2022, Vol. 42 ›› Issue (07) : 535 -542.

新冠疫情对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主要病原谱变迁的影响及因素分析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 观察新冠疫情对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CAP)主要病原菌构成变化的影响,分析儿童CAP病原体感染的易感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2021年2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2 446例CAP患儿的临床资料,以2020年2月1日为界分为新冠疫情前组(对照组)和新冠疫情组(观察组)。比较2组病原谱,并分析病原体感染的易感因素。结果 2组患儿CAP病原体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检出的病原菌均以非典型病原体(肺炎支原体居首位)为主,其次为病毒、细菌;观察组病原菌占比前3位为肺炎支原体、呼吸道合胞病毒、巨细胞病毒,而对照组病原菌占比前3位为肺炎支原体、巨细胞病毒、EB病毒。观察组病毒构成比,腺病毒、柯萨奇B组病毒构成比及肺炎衣原体构成比明显低于对照组,呼吸道合胞病毒构成比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构成比,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构成比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1岁、顺产、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是对照组发生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顺产、早产、贫血、肝功能异常是观察组发生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剖宫产、年龄<1岁、无粒细胞减少、非徐州市区是对照组发生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非徐州市区、贫血、肝功能异常是观察组发生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足月、女患儿、年龄≥1岁是对照组发生非典型病原体感染的危险因素,年龄≥1岁是观察组发生非典型病原体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新冠疫情期间,徐州地区儿童CAP的病原谱发生了变化,病毒构成比明显降低,细菌构成比明显升高,而非典型病原体无明显变化;肺炎支原体、呼吸道合胞病毒、巨细胞病毒成为疫情期间的主要病原体;2组在病原体易感因素较疫情前存在差异。

关键词

儿童 / 社区获得性肺炎 / 病原谱 / 影响因素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何俊杰, 叶英, 许铁, 燕宪亮, 卓越 新冠疫情对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主要病原谱变迁的影响及因素分析[J].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2, 42(07): 535-542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5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