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A测量骨密度的精确度评估

郭郡浩, 施慧鹏, 赵燕玲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 2010, Vol. 30 ›› Issue (01) : 40 -44.

PDF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 2010, Vol. 30 ›› Issue (01) : 40 -44.

DXA测量骨密度的精确度评估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分析双能X线吸收测定术(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测量骨密度(bone mineraldensity,BMD)的最小有意义变化(least significant change,LSC)。方法测量30名受检者腰椎和髋部BMD,连续测量2次,计算其精确度误差、最小有意义变化,预计随访间隔时间。结果L1-L4、L2-L4、左全髋部、右全髋部的精确度误差相对较低,标准差的均方根(RMS-SD)分别为0.006、0.007、0.006、0.007 g/cm2,最小有意义变化(LSC-SD)分别为0.016、0.018、0.018、0.019 g/cm2;变异系数的均方根(RMS-CV)分别为0.005、0.007、0.006、0.007,最小有意义变化(LSC-CV)分别为0.015、0.020、0.018、0.020。LSC-SD、LSC-CV的变异系数分别为0.238、0.356。预计随访间隔时间随着感兴趣区精确度误差的增加而延长。结论DXA测量骨密度的精确度误差较小,感兴趣区首选L1-L4、L2-L4、全髋部为宜,感兴趣区的精确度误差越大则预计随访时间越长。

关键词

骨密度 / 骨质疏松症 / 精确度误差 / 最小有意义变化 / 预计随访间隔时间 / 双能X线吸收法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郭郡浩, 施慧鹏, 赵燕玲 DXA测量骨密度的精确度评估[J].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0, 30(01): 40-44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9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