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菲康治疗前后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相关肠道益生菌群变化分析

崔舒晟, 胡颖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 2010, Vol. 30 ›› Issue (01) : 45 -48.

PDF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 2010, Vol. 30 ›› Issue (01) : 45 -48.

培菲康治疗前后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相关肠道益生菌群变化分析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观察培菲康治疗前后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肠道相关益生菌群的变化。方法选取符合罗马Ⅲ标准的IBS患者60例及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对照人群20人,IBS患者包括腹泻型、便秘型、混合型、未分型4种类型,再将IBS患者随机分为2亚组,治疗组予以培菲康治疗,2片,3次/d,疗程为4周,对照组予以安慰剂治疗4周,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粪便中双歧杆菌和乳杆菌数量的变化。结果腹泻型IBS患者粪便中双歧杆菌及乳杆菌含量均小于正常人群(P<0.01),混合型IBS患者粪便中双歧杆菌含量小于正常人群(P<0.01);服用培菲康4周后,患者粪便中双歧杆菌及乳杆菌含量均高于治疗前(P<0.01);以腹泻为主的IBS患者中,治疗有效者,治疗后粪便中双歧杆菌和乳杆菌含量都要少于治疗无效者(P<0.01)。结论IBS患者存在某种肠道菌群的量的变化,且外源性补充相关益生菌制剂时,患者病情的变化伴有粪便中益生菌群的变化。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 益生菌 / 荧光定量PCR / 肠道菌群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崔舒晟, 胡颖 培菲康治疗前后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相关肠道益生菌群变化分析[J].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0, 30(01): 45-48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20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