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例青年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戴秀梅, 袁保兰, 彭森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 2012, Vol. 32 ›› Issue (12) : 858 -860.

PDF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 2012, Vol. 32 ›› Issue (12) : 858 -860.

50例青年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 分析35岁及以下青年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相关生物学指标表达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35岁及以下青年乳腺癌病例(青年组)的临床病理特征包括病理类型、病理分级、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免疫组化检测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HER-2、p53、Ki67的表达情况。随机抽取同期35岁以上非青年乳腺癌50例(非青年组)作为对照进行比较。结果 青年组以浸润性导管癌为主(占84.0%),腋窝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非青年组(58.0%vs.36.0%,P<0.05),ER表达阳性率低于非青年组(44.0%vs.64.0%,P<0.05),p53、Ki67表达阳性率高于非青年组(66.0%vs.46.0%,88.0%vs.72.0%,P<0.05)。2组间PR、HER-2表达阳性率和1年无病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青年乳腺癌侵袭性强,多项生物学指标联合检测对其预后判断及治疗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乳腺肿瘤 / 青年 / 病理特征 / 预后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戴秀梅, 袁保兰, 彭森 50例青年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J].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2, 32(12): 858-860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0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