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性房颤患者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张超群, 王志荣, 程仁力, 徐晤, 杨煜, 夏勇, 李东野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 2011, Vol. 31 ›› Issue (07) : 470 -472.

PDF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 2011, Vol. 31 ›› Issue (07) : 470 -472.

持续性房颤患者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 探讨持续性心房纤颤(房颤)患者血中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持续性房颤患者39例,根据超声检查结果分为血栓阳性(22例)和血栓阴性(17例)组,另选窦性心律患者(窦律组)和正常对照组各20例。所有对象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ELISA)测定血中D-二聚体水平。结果 血栓阳性和阴性组D-二聚体水平均高于窦律组和正常对照组(P均<0.05),血栓阳性组D-二聚体水平高于血栓阴性组[(0.70±0.10) mg/L vs(0.41±0.18)mg/L,P<0.05]。结论 D-二聚体水平增高是持续性房颤患者左房血栓形成的重要预测因子。

关键词

心房纤颤 / 血栓 / D-二聚体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张超群, 王志荣, 程仁力, 徐晤, 杨煜, 夏勇, 李东野 持续性房颤患者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1, 31(07): 470-472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7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