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梗死与血清白细胞介素-17关系的临床研究

邵可可, 荣良群, 魏秀娥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 2011, Vol. 31 ›› Issue (03) : 159 -162.

PDF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 2011, Vol. 31 ›› Issue (03) : 159 -162.

急性脑梗死与血清白细胞介素-17关系的临床研究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 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探讨IL-17在脑梗死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L-17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根据脑梗死体积大小分为3组:小梗死组(≤4.0 cm3),中梗死组(4.1~10.0 cm3),大梗死组(>10.0 cm3)。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卒中量表(NIHSS)评分分为3组:轻型组(<4分),中型组(4~15分),重型组(>15分)。根据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所致狭窄的程度分为3组:轻度狭窄组(<50%),中度狭窄组(50%~70%),重度狭窄组(>70%)。观察患者血清IL-17水平的变化与脑梗死体积、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结果 不同梗死体积组的患者血清IL-17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各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IL-17水平随梗死灶体积的增加而升高;不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组患者血清IL-17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各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或<0.01),IL-17水平随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增加而升高;不同程度颈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组血清IL-17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各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IL-17水平随颈动脉狭窄程度的增加而升高。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L-17水平明显升高,并与脑梗死的体积大小、神经缺功能损程度、颈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程度有关,检测患者的血清IL-17含量可能有助于评价急性脑梗死的病情。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 白细胞介素-17 /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邵可可, 荣良群, 魏秀娥 急性脑梗死与血清白细胞介素-17关系的临床研究[J].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1, 31(03): 159-162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9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