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方法建立小鼠抗GBM肾炎模型的比较

李向阳, 秦苏萍, 颜超, 华慧, 刘瀛, 汤仁仙, 郑葵阳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 2013, Vol. 33 ›› Issue (09) : 606 -609.

PDF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 2013, Vol. 33 ›› Issue (09) : 606 -609.

两种方法建立小鼠抗GBM肾炎模型的比较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 探讨建立小鼠抗肾小球基底膜(GBM)肾炎模型的方法。方法 72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3组,肾炎模型A组、B组和正常对照组。肾炎模型A、B组小鼠一次性尾静脉注射兔抗小鼠GBM血清(16 ml/kg),正常对照组小鼠注射等量正常兔血清。肾炎模型A组小鼠尾静脉注射兔抗小鼠GBM血清前1周,背部皮内注射正常兔血清进行预免疫;肾炎模型B组小鼠尾静脉注射兔抗小鼠GBM血清后24 h,尾静脉注射脂多糖(1 mg/kg)。于实验第7、14、21、28天取尿液和血清标本,分别检测尿蛋白、血肌酐、血尿素氮含量。并于上述时间点分别取肾组织观察病理变化。结果 肾炎模型组小鼠注射兔抗小鼠GBM血清后,第7天尿蛋白、血肌酐和血尿素氮含量均明显升高,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且A组升高更明显(P <0.05)。肾组织病理表现为:肾炎模型A组肾小球基底膜明显增厚,系膜区大量电子致密物沉积,足突融合;壁层上皮细胞增生,大量新月体形成,肾小球囊腔变窄,并可见肾小球纤维化形成,其病变程度均高于肾炎模型B组。正常对照组小鼠肾组织无明显病理变化。结论 免疫球蛋白预免疫法可以更好地建立小鼠抗GBM肾炎模型。

关键词

抗GBM肾炎 / 兔抗小鼠GBM抗体 / 脂多糖 / 小鼠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李向阳, 秦苏萍, 颜超, 华慧, 刘瀛, 汤仁仙, 郑葵阳 两种方法建立小鼠抗GBM肾炎模型的比较[J].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3, 33(09): 606-609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4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