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32例临床分析

张学东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 2013, Vol. 33 ›› Issue (07) : 470 -472.

PDF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 2013, Vol. 33 ›› Issue (07) : 470 -472.

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32例临床分析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 探讨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HSC-BPPV)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在我院就诊的32例HSC-BPPV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变位试验诱发的眼震特点,分型定侧,并采用相应的耳石复位法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经2种试验方法检查后诱发水平向地性眼震18例,采用Lempert的Barbecue翻滚疗法复位治疗;诱发水平背地性眼震14例,3例在变位试验过程中直接转换为向地性眼震并行Barbecue翻滚疗法复位治疗,11例采用Gufoni疗法转换眼震方向,转换成功8例并行Barbecue翻滚疗法复位治疗。32例HSC-BPPV治疗后1周总有效率为75.0%(24/32),3个月总有效率为84.4%(27/32)。经半年随访有4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12.5%。结论 HSC-BPPV的诊断和治疗需首先明确不同变位试验诱发的眼震特征,判别耳石位于半规管的不同部位和不同发病机制类型,进而选择合适的耳石复位技术治疗。

关键词

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 耳石复位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张学东 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32例临床分析[J].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3, 33(07): 470-472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2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