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腰椎结核的手术时机与入路探讨

杨小伟, 袁峰, 陈宏亮, 葛保健, 郁有来, 王立新, 郭开今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 2013, Vol. 33 ›› Issue (03) : 180 -183.

PDF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 2013, Vol. 33 ›› Issue (03) : 180 -183.

胸腰椎结核的手术时机与入路探讨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 总结胸腰椎结核患者体温、红细胞沉降率(ESR)变化的临床意义,并探讨胸腰椎结核的手术时机及入路选择。方法 选择43例胸腰椎结核手术患者资料进行总结和随访。总结手术方法,观察患者术前术后ESR、体温变化,术后恢复情况,随访12~36个月。结果 胸椎结核8例,旁正中入路2例,后正中入路6例;胸腰段(T11~L2)结核15例,前路4例,后路5例,前后路联合6例;腰骶部(L3~S2)结核20例,前路6例,后路5例,前后路联合9例。入院ESR(66.7±30.06)mm/h,术前3~5天ESR(59.8±29.43) mm/h,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α=0.204)。术后3天内ESR(102.6±26.38) mm/h,术后10~14天ESR(69.2±27.18)mm/h,术后3个月ESR(15.02±6.33)mm/h,术前出现低热(<38℃)16例,出现一过性高热1例,术后无体温升高者1例,3天体温恢复正常者8例,3~7天体温恢复正常者22例,7~14天体温恢复正常者9例,大于14天体温恢复正常者3例,其中出现高热5例。3例腰椎前路切口术后渗液,换药治疗后切口甲级愈合,1例腰椎结核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后2个月出现腰部窦道。结论 胸腰椎结核椎旁脓肿明显形成,术前正规抗痨不少于3周后,体温<38℃,即使ESR无明显下降仍可考虑手术,不同部位结核采取不同手术入路和方式,彻底清除病灶融合稳定病变区可取得满意疗效。

关键词

脊柱结核 / 手术时机 / 手术方式 / 红细胞沉降率 / 体温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杨小伟, 袁峰, 陈宏亮, 葛保健, 郁有来, 王立新, 郭开今 胸腰椎结核的手术时机与入路探讨[J].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3, 33(03): 180-183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6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