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摘要
目的 探讨黄斑区神经节细胞-内丛状层厚度(ganglion cell-inner plexiform layer thickness, GCIPLT)在不同阶段青光眼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了解与视功能的关系。方法 采用前瞻性系列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在同一天内,使用频阈光学相干断层扫描(spectral domain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SD-OCT)对入选的63例青光眼患者(青光眼组)及年龄、性别、屈光均匹配的42名正常对照者(正常对照组)分别行视盘及黄斑区扫描,检测黄斑区平均GCIPLT(mGCIPL)、最小GCIPLT(minGCIPLT),上方、颞上、颞下、下方、鼻下、鼻上共6个不同方位的GCIPLT及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 thickness, RNFLT)。根据青光眼患者的视野损害程度将其进一步分为早期组、中期组及晚期组,分析GCIPLT与RNFLT参数的相关性及其随病情进展的普遍变化规律。同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AROC)分析GCIPLT与RNFLT参数诊断能力大小,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GCIPLT、RNFLT、视野平均缺损值(mean deviation, MD)的相关性。结果 青光眼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黄斑GCIPLT各参数值均明显降低(P<0.01),青光眼早期、中期及晚期组间minGCIPLT、颞下及下方GCIPL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青光眼程度的加重,各参数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早期组GCIPLT参数中minGCIPLT具有最大的AROC,为0.819,RNFLT参数中下方RNFLT具有最大的AROC,为0.902,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GCIPLT与视野MD相关系数为0.795,平均RNFLT(mRNFLT)与视野的相关性为0.852,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斑区GCIPLT参数和RNFLT参数一样,两者具有相似的诊断能力,且与RNFLT参数及视野各指数高度相关。
关键词
青光眼
/
频阈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
神经节细胞-内丛状层厚度
/
黄斑
Key words
金曼曼, 郭建新
SD-OCT黄斑区GCIPLT测量在青光眼诊断中的应用研究[J].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5, 35(07): 474-478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