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工程对受水区水资源非农化的影响

徐章星, 刘思媛, 李祎雯, 蒋政, 金宇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 2025, Vol. 23 ›› Issue (01) : 21 -35.

PDF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 2025, Vol. 23 ›› Issue (01) : 21 -35. DOI: 10.13476/j.cnki.nsbdqk.2025.0003

南水北调工程对受水区水资源非农化的影响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南水北调工程通水缓解了受水区缺水状况,但考虑到非农用水的“促进效应”和农业用水的“返还效应”,其对受水区水资源非农化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利用我国2003-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从规模和程度双重视角定量分析南水北调工程通水对受水区水资源非农化的影响,并进行稳健性检验,在此基础上探究其累计效应。研究发现:南水北调工程通水显著提升受水区的非农用水规模和占比,且在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工程通水对受水区水资源非农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地表水和其他水供给量的增加;与东线工程相比,工程通水的影响在中线工程地区更为显著;细分来看,工程通水促进了工业用水规模的增加,同时农业用水规模逐步减少;此外,通水对受水区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影响分别体现在GDP增长、产业结构层次优化以及地表水和地下水变动率正向波动等方面。

关键词

南水北调工程 / 受水区 / 水资源非农化 / 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徐章星, 刘思媛, 李祎雯, 蒋政, 金宇 南水北调工程对受水区水资源非农化的影响[J].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2025, 23(01): 21-35 DOI:10.13476/j.cnki.nsbdqk.2025.0003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20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