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灰水足迹的天山北坡地区水资源利用可持续性评价

董俊巧, 刘星才, 李占玲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 2025, Vol. 23 ›› Issue (01) : 69 -78.

PDF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 2025, Vol. 23 ›› Issue (01) : 69 -78. DOI: 10.13476/j.cnki.nsbdqk.2025.0007

基于灰水足迹的天山北坡地区水资源利用可持续性评价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基于2006-2020年天山北坡的GDP、水资源总量、供水量、化学需氧量(COD)与氨氮(NH3-N)排放量等基础数据,采用灰水足迹方法,对该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天山北坡各城市灰水足迹在空间上呈现中部高于东西部的分布特征。在时间上,灰水足迹经历了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2016年相比2006年整体上升了11.56%,而2020年又较2016年下降了23.30%。各城市间灰水足迹的组成存在显著差异。多数城市以农业灰水足迹为主,而乌鲁木齐市生活灰水足迹也占有较大比重,石河子市的工业灰水足迹占比最大。天山北坡整体及部分城市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状态在2014-2016年出现明显好转,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程度指数稳步增长。然而,博州与塔城地区指数增长速度相对较慢,表明该地区仍面临较大压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性需进一步提升。评估结果可为当地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有助于推动该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关键词

水资源 / 水资源利用 / 可持续性 / 灰水足迹 / 天山北坡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董俊巧, 刘星才, 李占玲 基于灰水足迹的天山北坡地区水资源利用可持续性评价[J].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2025, 23(01): 69-78 DOI:10.13476/j.cnki.nsbdqk.2025.0007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8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