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区冬小麦灌溉节点优化及产量效应模拟

栾清华, 毕宏铠, 张常昊, 王利书, 周玉良, 张海生, 翁白莎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 2025, Vol. 23 ›› Issue (04) : 905 -914.

PDF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 2025, Vol. 23 ›› Issue (04) : 905 -914. DOI: 10.13476/j.cnki.nsbdqk.2025.0091

灌区冬小麦灌溉节点优化及产量效应模拟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为探究有限灌水情形下冬小麦最佳灌水节点,优化区域农田水资源管理,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选择邯郸军留灌区为研究区,于2023年设计并开展了灌水试验;在此基础上考虑灌区土壤异质构成,构建灌区不同试验点的环境综合气候模型(environmental policy-integrated climate model,EPIC),并针对不同灌水情景开展冬小麦生长过程及产量模拟分析。结果表明:一水或两水灌溉在起身-拔节期适当延后均有利于提高产量,提高了7.2%~29.1%;土壤中层(20~40 cm)与底层(40~110 cm)黏粒含量较高会降低灌水对作物的增产效应以及根系发育从而对产量产生抑制作用,并且灌水节点滞后,土壤质地异质性造成的产量差异显著性增强。研究成果对区域优化灌水制度、实现节水保产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生长期 / 田间试验 / 土壤异质 / 冬小麦 / EPIC / 产量模拟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栾清华, 毕宏铠, 张常昊, 王利书, 周玉良, 张海生, 翁白莎 灌区冬小麦灌溉节点优化及产量效应模拟[J].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2025, 23(04): 905-914 DOI:10.13476/j.cnki.nsbdqk.2025.0091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22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