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辽河流域地下水储量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素

于叶翔, 章光新, 孙敬轩, 吴燕锋, 章清松, 李博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 2025, Vol. 23 ›› Issue (04) : 975 -986.

PDF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 2025, Vol. 23 ›› Issue (04) : 975 -986. DOI: 10.13476/j.cnki.nsbdqk.2025.0098

西辽河流域地下水储量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素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为厘清西辽河流域地下水储量变化特征及其驱动的关键因素,基于重构的长历时陆地水储量数据反演流域地下水储量,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程解析流域地下水储量变化的驱动因素贡献度。结果表明:2000年以来西辽河流域地下水储量年际呈显著下降趋势,下降速率为0.48 cm/a(6.61亿m3/a,P<0.01),空间上西拉木伦河及老哈河流域西南侧区域下降速率最明显,高达1.14 cm/a;地下水储量呈现春季和冬季较高、夏季和秋季较低的年内变化特征,4月达到峰值,8月达到最低值;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方程(R2=0.922,P<0.001)显示地下水储量变化的驱动因素为旱地灌溉面积、林地面积、降水量和蒸散发量,其中旱地灌溉面积扩张是关键驱动因素(贡献度59.34%)。进而提出加快推进节水农业与智慧化灌区建设以及国家水网建设的应对策略和建议。研究结果可为西辽河流域地下水合理开发利用及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地下水储量 / 驱动因素 / GRACE / 农业灌溉 / 西辽河流域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于叶翔, 章光新, 孙敬轩, 吴燕锋, 章清松, 李博 西辽河流域地下水储量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素[J].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2025, 23(04): 975-986 DOI:10.13476/j.cnki.nsbdqk.2025.0098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44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