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盐酸安罗替尼一线和二线治疗的近期疗效观察

王敏, 常宁, 张勇, 张艰

空军军医大学学报 ›› 2024, Vol. 45 ›› Issue (01) : 80 -84.

PDF (1050KB)
空军军医大学学报 ›› 2024, Vol. 45 ›› Issue (01) : 80 -84. DOI: 10.13276/j.issn.2097-1656.2024.01.016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盐酸安罗替尼一线和二线治疗的近期疗效观察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1074K)

摘要

目的 探讨无法接受化疗或靶向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在应用安罗替尼作为一线和二线治疗时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评价,分析治疗线数与预后的潜在相关性。方法 收集接受化疗或靶向治疗并接受安罗替尼单药治疗的Ⅲ/Ⅳ期NSCLC患者临床信息并进行回顾性分析,共纳入69例符合入组要求的Ⅲ/Ⅳ期NSCLC患者,其中26例从未接受过抗肿瘤治疗的患者使用安罗替尼一线治疗(一线治疗组),43例化疗不耐受或靶向治疗耐药的患者接受安罗替尼二线治疗(二线治疗组)。上述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为主要评价指标,次要观察指标包括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以及安罗替尼的安全性等。结果 69例患者的中位PFS为4.6个月(95%CI:4.21~5.00),ORR和DCR分别为15.9%和84.1%。其中,26例接受安罗替尼一线治疗患者的ORR和DCR分别为26.9%和84.6%,43例接受安罗替尼二线治疗患者的ORR和DCR分别为9.3%和83.7%。在本研究中,安罗替尼常见的毒副反应是可控的,如高血压、手足综合征和口腔黏膜炎等。结论 安罗替尼对未接受过化疗或靶向治疗的Ⅲ/Ⅳ期NSCLC患者显示出初步的疗效和可耐受的安全性,安罗替尼的治疗线数可以作为PFS的独立影响因素。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 抗血管生成治疗 / 安罗替尼 / 治疗线数 / 毒副反应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王敏, 常宁, 张勇, 张艰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盐酸安罗替尼一线和二线治疗的近期疗效观察[J]. 空军军医大学学报, 2024, 45(01): 80-84 DOI:10.13276/j.issn.2097-1656.2024.01.016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050KB)

36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