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染色体显性遗传2型多囊肾病基因参与精子尾部组装的作用研究

高婷, 刘博, 熊明祥, 李田田, 续功权, 唐启胜, 李臻

空军军医大学学报 ›› 2024, Vol. 45 ›› Issue (06) : 639 -644+649.

PDF (2754KB)
空军军医大学学报 ›› 2024, Vol. 45 ›› Issue (06) : 639 -644+649. DOI: 10.13276/j.issn.2097-1656.2024.06.006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2型多囊肾病基因参与精子尾部组装的作用研究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2819K)

摘要

目的 研究常染色体显性遗传2型多囊肾病基因(PKD2)在精子尾部组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分析1例携带PKD2基因突变的非梗阻性无精症(NOA)患者的临床资料,Sanger测序验证该基因突变,对睾丸组织进行HE和免疫荧光染色;通过对正常人精子涂片进行免疫荧光染色观察PKD2在精子的定位,利用人视网膜色素上皮(hRPE)细胞检测PKD2在纤毛发育过程中的定位。结果 该NOA患者PKD2基因存在c.1571T>A(P.I524N)杂合突变,其精子细胞尾部发育缺陷;PKD2主要定位于精子鞭毛起始部,与参与精子尾部组装及发育的重要蛋白Ac-Tubulin及γ-Tubulin存在共定位,在hRPE细胞纤毛发育过程中PKD2主要定位于纤毛的基体。结论 本研究报道了1例全新的PKD2杂合突变的NOA患者病例,结果提示PKD2可能参与精子尾部的起始组装,为进一步研究精子鞭毛组装的机制提供了基础,PKD2基因c.1571T>A(P.I524N)杂合突变可能是无精症诊疗的新靶点。

关键词

多囊肾病 / 非梗阻性无精症 / 基因突变 / 精子鞭毛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高婷, 刘博, 熊明祥, 李田田, 续功权, 唐启胜, 李臻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2型多囊肾病基因参与精子尾部组装的作用研究[J]. 空军军医大学学报, 2024, 45(06): 639-644+649 DOI:10.13276/j.issn.2097-1656.2024.06.006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2754KB)

32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