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向炎症生物标志物对根治性放化疗后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的预后价值:一项多中心研究

李杰, 杨志, 李嘉诚, 张聪, 赵丽娜

空军军医大学学报 ›› 2024, Vol. 45 ›› Issue (06) : 686 -694+698.

PDF (3751KB)
空军军医大学学报 ›› 2024, Vol. 45 ›› Issue (06) : 686 -694+698. DOI: 10.13276/j.issn.2097-1656.2024.06.015

纵向炎症生物标志物对根治性放化疗后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的预后价值:一项多中心研究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3840K)

摘要

目的 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患者在接受根治性放化疗(CRT)过程中纵向炎症标志物与患者预后的关系,并联合各指标构建预后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纳入两家医院接受CRT的ESCC患者。采用广义估计方程评估不同疗效患者炎症标志物[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II)、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的纵向差异。根据最佳截断值将炎症标志物转换为二分类变量。通过Kaplan-Meier曲线分析不同时间点炎症标志物与患者总生存期(OS)和局部无复发生存期(LRFS)的关系。LASSO回归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独立危险因素并分别构建预测ESCC患者OS和LRFS的列线图,交叉验证模型的性能。结果 不同疗效患者与纵向SII、NLR和PLR存在显著交互效应(P<0.05)。CRT前和CRT后的炎症标志物,CRT第2周的SII、NLR与PLR和CRT第4周的PLR与LMR均与患者OS和LRFS显著相关(P<0.05)。在多变量生存分析中,CRT 2周和4周的PLR及CRT 4周和结束后的LMR是OS和LRFS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基于Cox回归分析P<0.10的变量建立OS和LRFS预测模型,交叉验证后模型一致性指数分别为0.666和0.665。结论 除基线外,CRT过程中的纵向炎症标志物也可作为ESCC患者的可靠生物标志物。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癌 / 炎症标志物 / 预后预测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李杰, 杨志, 李嘉诚, 张聪, 赵丽娜 纵向炎症生物标志物对根治性放化疗后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的预后价值:一项多中心研究[J]. 空军军医大学学报, 2024, 45(06): 686-694+698 DOI:10.13276/j.issn.2097-1656.2024.06.015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3751KB)

43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