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1巨噬细胞回输治疗小鼠肝癌的研究

卢羿同, 杨嘉蒙, 魏调霞, 赵俊龙, 秦鸿雁

空军军医大学学报 ›› 2024, Vol. 45 ›› Issue (07) : 749 -755.

PDF (4559KB)
空军军医大学学报 ›› 2024, Vol. 45 ›› Issue (07) : 749 -755. DOI: 10.13276/j.issn.2097-1656.2024.07.005

M1巨噬细胞回输治疗小鼠肝癌的研究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4667K)

摘要

目的 研究回输M1型骨髓来源的巨噬细胞(BMDMs)对原位肝肿瘤小鼠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1)分离野生小鼠的骨髓细胞并体外诱导成BMDMs(即M0型巨噬细胞),在IFN-γ+LPS诱导下极化为M1型巨噬细胞。通过肝内接种Luciferase-Hepa1-6细胞建立原位小鼠肝癌模型。在接种肿瘤7 d后,经尾静脉回输PBS(对照组)、M0型和M1型巨噬细胞,通过小动物活体成像技术检测小鼠肝脏肿瘤的生长状态。接种21 d后,分离并观察肝脏肿瘤大小及称取质量,确定回输不同类型巨噬细胞对小鼠肝脏肿瘤进展的影响。利用流式细胞仪分析肝脏肿瘤癌旁组织内巨噬细胞亚群变化。(2)分离GFP转基因小鼠的骨髓细胞,诱导分化成M0型和M1型巨噬细胞后经尾静脉回输至肝癌小鼠体内,利用流式细胞仪及免疫荧光等方法检测回输1、3、7 d后肝脏内GFP阳性的BMDMs细胞数。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回输M0型和M1型BMDMs均促进了肝肿瘤的生长(P<0.05)。回输M0型或M1型BMDMs后,癌旁组织中枯否细胞增多,骨髓单核来源的炎性巨噬细胞增多(P<0.05)。经尾静脉回输1×10~6个M0型或M1型GFP+BMDMs, 1 d后约3×10~3个细胞驻留于肝脏中,并随着时间增长逐渐减少。结论回输M1型巨噬细胞并未能达到治疗肝肿瘤的目的,反而促进肝肿瘤的生长。

关键词

肝癌 / 巨噬细胞 / 细胞治疗 /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卢羿同, 杨嘉蒙, 魏调霞, 赵俊龙, 秦鸿雁 M1巨噬细胞回输治疗小鼠肝癌的研究[J]. 空军军医大学学报, 2024, 45(07): 749-755 DOI:10.13276/j.issn.2097-1656.2024.07.005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4559KB)

35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