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CAO模型的动物脑水肿进程研究

贾登锋, 杨滨, 杨阳, 陈芳明, 付峰, 李立宏

空军军医大学学报 ›› 2024, Vol. 45 ›› Issue (11) : 1211 -1215.

PDF
空军军医大学学报 ›› 2024, Vol. 45 ›› Issue (11) : 1211 -1215. DOI: 10.13276/j.issn.2097-1656.2024.11.003

基于MCAO模型的动物脑水肿进程研究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 通过HE染色和核磁弥散加权成像(DWI)探究缺血性脑卒中(IS)后脑含水量时间变化规律和血管源性脑水肿的出现时间。方法 实验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采用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永久性栓塞模型,造模后又分21个亚组,观察不同时间点的脑水肿变化规律。采用干湿重法测脑含水量;通过HE染色观察脑组织形态学变化;使用DWI获得相对扩散系数(rADC)并计算各时间点rADC均值,观察rADC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找出数值变化的时间拐点。结果 造模后9~11 h脑含水量开始增加(9 h,P=0.081 0;11 h,P=0.075 5);12~36 h脑含水量急速上升(12 h,P=0.048 4;24 h,P=0.000 2;36 h,P=0.000 1);36~60 h脑含水量急速下降(48 h,P=0.000 8;60 h,P=0.030 4)。HE结果显示造模后即刻开始出现灰质细胞水肿和变性,白质神经纤维束从3 h开始出现空泡和海绵样变性。DWI结果示rADC值在造模后186 min时首次升高,随后又下降,因此该时间点为rADC数值变化的拐点。结论 IS后3 h出现血管源性脑水肿,36 h时脑含水量达到峰值。在本研究发现的基础上,未来应基于DWI进一步明确IS患者的脑水肿变化规律,从而为IS后脑水肿的精细化治疗提供依据。

关键词

永久性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 /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 HE染色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贾登锋, 杨滨, 杨阳, 陈芳明, 付峰, 李立宏 基于MCAO模型的动物脑水肿进程研究[J]. 空军军医大学学报, 2024, 45(11): 1211-1215 DOI:10.13276/j.issn.2097-1656.2024.11.003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20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