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性皮炎模型小鼠瘙痒及伴发负性情绪的行为学及形态学研究

饶茜, 朱媛媛, 林艺婷, 倪清蓉, 吴悠, 张怡文, 雷静, 黄静

空军军医大学学报 ›› 2024, Vol. 45 ›› Issue (12) : 1420 -1426.

PDF
空军军医大学学报 ›› 2024, Vol. 45 ›› Issue (12) : 1420 -1426. DOI: 10.13276/j.issn.2097-1656.2024.12.012

日光性皮炎模型小鼠瘙痒及伴发负性情绪的行为学及形态学研究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 构建日光性皮炎小鼠瘙痒模型,检测小鼠瘙痒及焦虑、抑郁样行为,并观察内侧前额叶皮层(mPFC)和前扣带回皮层(ACC)内神经元的激活情况。方法 通过宽幅紫外线照射构建日光性皮炎小鼠模型。利用HE染色技术观察小鼠颈背部皮肤的病理变化。通过搔抓实验、高架十字迷宫、旷场和悬尾实验进行痒行为、焦虑和抑郁样行为检测。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技术来观察mPFC和ACC内神经元的活性变化。结果 HE染色结果表明,对照组小鼠皮肤组织呈现出正常的形态结构,模型组小鼠背部皮肤可见明显红斑,棘细胞层出现特征性的“晒斑细胞”。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搔抓次数显著增多(P<0.01);在旷场实验中的中央区域探索时间减少(P<0.05);在高架十字迷宫实验中的开臂探索时间缩短(P<0.01);在悬尾实验中的不动时间增加(P<0.05)。免疫荧光染色显示,模型组小鼠mPFC和ACC脑区FOS阳性细胞数量显著增加(P<0.01)。结论 成功建立了日光性皮炎瘙痒模型,并观察到模型小鼠伴发焦虑和抑郁样行为。模型组小鼠mPFC和ACC脑区内神经元激活,上述结果为mPFC和ACC参与日光性皮炎瘙痒及其伴发的负性情绪提供了形态学证据。

关键词

日光性皮炎 / 瘙痒 / 焦虑 / 抑郁 / 内侧前额叶皮层 / 前扣带回皮层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饶茜, 朱媛媛, 林艺婷, 倪清蓉, 吴悠, 张怡文, 雷静, 黄静 日光性皮炎模型小鼠瘙痒及伴发负性情绪的行为学及形态学研究[J]. 空军军医大学学报, 2024, 45(12): 1420-1426 DOI:10.13276/j.issn.2097-1656.2024.12.012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7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