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术后癫痫发生率以及危险因素的研究

吴健隆, 王罗俊, 王萱, 李德帅, 师瑞, 李扬, 魏东, 江文

空军军医大学学报 ›› 2024, Vol. 45 ›› Issue (12) : 1435 -1440.

PDF
空军军医大学学报 ›› 2024, Vol. 45 ›› Issue (12) : 1435 -1440. DOI: 10.13276/j.issn.2097-1656.2024.12.015

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术后癫痫发生率以及危险因素的研究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 探索急性缺血性卒中(AIS)血管内治疗术后卒中后癫痫(PSE)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内科接受血管内治疗的AI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出现PSE,将患者分为PSE组和非PSE组。对两组进行人口学特征、TOAST分型、卒中程度、颅内病灶特点、血管内治疗情况、并发症和预后的比较,同时运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评估PSE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对197例AIS血管内治疗术后患者进行分析,随访中位时间为16(12,24)个月;16例(8.1%)患者出现PSE,首次迟发性发作的中位时间为卒中后8(6,12)个月。PSE组在房颤病史、病灶累及部位(额叶、颞叶、岛叶),皮层受累及术后出血转化方面的占比均高于非PSE组(P<0.05)。PSE组患者良好预后(mRS≤2分)比例较低(37.5%vs 67.4%,P=0.016)。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梗死体积超过大血管供血区域的2/3(P=0.013)和早发性发作(P<0.001)是血管内治疗术后PSE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对于接受血管内治疗的AIS患者,特别是大面积梗死和出现早发性发作的患者,应高度警惕PSE的发生。PSE的出现通常与较差的神经功能预后相关。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卒中 / 血管内治疗 / 癫痫 / 卒中后癫痫 / 预后 / 危险因素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吴健隆, 王罗俊, 王萱, 李德帅, 师瑞, 李扬, 魏东, 江文 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术后癫痫发生率以及危险因素的研究[J]. 空军军医大学学报, 2024, 45(12): 1435-1440 DOI:10.13276/j.issn.2097-1656.2024.12.015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7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