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人灵长类动物多靶点颅内电极植入的技术方法及效果分析

党圆圆, 韩新勇, 孙洪吉, 何江弘, 余山, 宋明, 张剑宁

空军军医大学学报 ›› 2025, Vol. 46 ›› Issue (03) : 299 -304.

PDF
空军军医大学学报 ›› 2025, Vol. 46 ›› Issue (03) : 299 -304. DOI: 10.13276/j.issn.2097-1656.2025.03.004

非人灵长类动物多靶点颅内电极植入的技术方法及效果分析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 非人灵长类动物可为脑内神经电生理研究提供重要的实验模型。其脑内结构较人类更为精细,颅内电极植入精度要求更高。为确保实验质量,需要优化现有的脑深部电极植入技术。方法 同一只猕猴将标准图谱与脑部结构磁共振成像配准,同时结合脑功能影像,确定颅内多靶点感兴趣区,包括中央丘脑、纹状体、额顶皮层、扣带回及海马等。利用手术机器人控制电钻完成颅骨钻孔。通过3次实验,累计植入立体定向脑电图(SEEG)电极29根,脑深部电刺激(DBS)电极4根,并最终植入DBS脉冲发生器。通过术后CT与手术计划融合计算靶点与入点的径向误差确认植入准确性。结果 全部电极均按设计路径植入。DBS靶点平均误差为(0.20±0.08)mm,入点平均误差为(0.20±0.06)mm; SEEG靶点平均误差为(0.28±0.13)mm,入点平均误差为(0.22±0.06)mm,其中SEEG靶点误差略高于入点误差。脉冲发生器连接后系统工作正常。手术未出现颅内出血或其他并发症。结论 利用动物手术机器人系统及配套的颅骨自动钻孔等功能,可同期安全完成脑内多靶点SEEG及DBS电极植入,并完成脉冲发生器植入,具有较高的精度。

关键词

脑深部电刺激 / 立体定向脑电图 / 猕猴 / 手术机器人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党圆圆, 韩新勇, 孙洪吉, 何江弘, 余山, 宋明, 张剑宁 非人灵长类动物多靶点颅内电极植入的技术方法及效果分析[J]. 空军军医大学学报, 2025, 46(03): 299-304 DOI:10.13276/j.issn.2097-1656.2025.03.004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66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