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脾汤“异病同治”慢性肾衰竭、肠易激综合征和消化性溃疡的网络药理学机制探讨

肖娟, 黄梅, 东方梓涵, 李正芬, 余晓玲, 李江

空军军医大学学报 ›› 2025, Vol. 46 ›› Issue (04) : 462 -468.

PDF
空军军医大学学报 ›› 2025, Vol. 46 ›› Issue (04) : 462 -468. DOI: 10.13276/j.issn.2097-1656.2025.04.007

温脾汤“异病同治”慢性肾衰竭、肠易激综合征和消化性溃疡的网络药理学机制探讨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 基于中医“异病同治”理论,探讨温脾汤(WPD)治疗慢性肾衰竭(CRF)、肠易激综合征(IBS)、消化性溃疡(PU)的作用机制。方法 运用TCMSP数据平台获取WPD的化学成分及靶点,检索GeneCards等数据库提取CRF、IBS和PU的靶点,利用Venny软件得出药物、疾病交集靶点。采用Cytoscape 3.7.2软件制作WPD治疗CRF、IBS和PU的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分布图,以STRING平台构建WPD共同靶点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基于BioGPS数据平台和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WPD关键靶点-器官组织”网络分布图,借助DAVID数据库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预测出WPD共有70个交集靶点发挥异病同治CRF、IBS和PU的作用。PPI网络筛选出TNF、TP53等可能是WPD治疗CRF、IBS和PU的关键靶点。GO功能共富集323个条目,主要涉及基因表达正调控等因素;KEGG共富集119条通路,包括TNF、HIF-1等信号通路。芦荟大黄素、山柰酚等活性成分与TP53、TNF等核心靶点分子对接结果良好。结论 WPD通过多组分、多靶点和多途径的特点治疗CRF、IBS和PU,为中医“异病同治”理论提供新的思路,同时也为WPD的临床应用及机制研究提供了生物信息学依据。

关键词

温脾汤 / 慢性肾衰竭 / 肠易激综合征 / 消化性溃疡 / 异病同治 / 网络药理学 / 分子对接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肖娟, 黄梅, 东方梓涵, 李正芬, 余晓玲, 李江 温脾汤“异病同治”慢性肾衰竭、肠易激综合征和消化性溃疡的网络药理学机制探讨[J]. 空军军医大学学报, 2025, 46(04): 462-468 DOI:10.13276/j.issn.2097-1656.2025.04.007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28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