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挖掘探讨近10年针灸治疗炎症性肠病的选穴规律

邵中军, 赵海霞, 李瑞山, 口志福, 李锐

空军军医大学学报 ›› 2025, Vol. 46 ›› Issue (04) : 469 -473.

PDF
空军军医大学学报 ›› 2025, Vol. 46 ›› Issue (04) : 469 -473. DOI: 10.13276/j.issn.2097-1656.2025.04.008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近10年针灸治疗炎症性肠病的选穴规律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的方法,分析近10年针灸治疗炎症性肠病(IBD)的选穴规律。方法 在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中国知网数据库中检索针灸治疗IBD相关临床研究文献,从中提取所采用的腧穴组成处方,并建立腧穴数据库,运用SPSS 26.0软件对腧穴使用频次、所属经脉分布以及特定腧穴运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59篇文献,共提取针灸处方52条,涉及34个腧穴,总频次为302次。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腧穴为天枢(14.90%),其次为足三里(11.59%),第三是中脘(10.26%)。数据分析发现,临床针对IBD治疗多运用募穴、下合穴等特定腧穴,同时主要选穴位于足阳明胃经、任脉等与肠胃关系密切的经脉。关联规则结果表明天枢与足三里配伍使用的关联度最高。结论 临床上针灸治疗IBD习惯选用胃经、任脉为主导经脉,募穴、下合穴为主治腧穴,并辅以天枢、足三里等核心配伍,以通过调理脾胃、理气化滞的作用而达到治疗效果。

关键词

数据挖掘 / 针灸疗法 / 炎症性肠病 / 选穴规律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邵中军, 赵海霞, 李瑞山, 口志福, 李锐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近10年针灸治疗炎症性肠病的选穴规律[J]. 空军军医大学学报, 2025, 46(04): 469-473 DOI:10.13276/j.issn.2097-1656.2025.04.008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20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