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补肾宁心方治疗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的作用机制

郭倩, 马蔚蓉, 陈婕, 王海丹, 谈勇

空军军医大学学报 ›› 2025, Vol. 46 ›› Issue (04) : 483 -492.

PDF
空军军医大学学报 ›› 2025, Vol. 46 ›› Issue (04) : 483 -492. DOI: 10.13276/j.issn.2097-1656.2025.04.010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补肾宁心方治疗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的作用机制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 探讨补肾宁心方治疗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的作用靶点。方法 通过对TCMSP、BATMAN-TCM数据库的检索获得补肾宁心方中各药物的活性成分,POI疾病的靶点通过GeneCards、OMIM、PharmGKB和DrugBank数据库采集,随后将活性成分与疾病基因靶点取交集,得到补肾宁心方治疗POI的预测靶点。利用Cytoscape 3.8.0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网络;运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并对核心网络进行了精简;运用R软件进行GO富集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将网络中的度值较高的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 筛选出140个主要活性成分,涉及272个基因靶点,其中主要活性成分包括山柰酚、木樨草素、槲皮素、隐丹参酮、丹参酮Ⅱa、谷甾醇、豆甾醇、当归素等;核心靶点基因包括STAT3、TP53、ESR1、AKT1、MAPK1、RELA等;富集到GO生物过程2 711个、细胞组分102个、分子功能293个,包括流体剪切应力和动脉粥样硬化、MAPK、TNF、IL-17等KEGG信号通路188条。分子对接结果表明,主要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间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结论 补肾宁心方治疗POI可能是通过山柰酚、木樨草素、槲皮素、隐丹参酮、丹参酮Ⅱa、谷甾醇、豆甾醇、当归素等活性成分作用于STAT3、TP53、ESR1、AKT1、MAPK1、RELA等核心靶点,通过流体剪切应力和动脉粥样硬化、MAPK、TNF、IL-17等信号通路发挥作用。

关键词

补肾宁心方 /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 / 网络药理学 / 分子对接 / 作用机制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郭倩, 马蔚蓉, 陈婕, 王海丹, 谈勇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补肾宁心方治疗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的作用机制[J]. 空军军医大学学报, 2025, 46(04): 483-492 DOI:10.13276/j.issn.2097-1656.2025.04.010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23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