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焕庸线”两侧植被覆盖度地域分异的时空特征分析

厉彦玲, 董超, 王薪宇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24, Vol. 55 ›› Issue (03) : 335 -346.

PDF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24, Vol. 55 ›› Issue (03) : 335 -346. DOI: CNKI:SUN:SCHO.0.2024-03-005

“胡焕庸线”两侧植被覆盖度地域分异的时空特征分析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探究“胡焕庸线”两侧植被覆盖度的地域分异对于生态环境保护与自然资源的可持续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根据MODIS-NDVI遥感数据及相关研究资料,运用像元二分法量化了2000至2020年间植被覆盖的变化情况,并结合斜率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转移矩阵及相关分析法,系统分析了“胡焕庸线”东西两侧植被覆盖度的动态及降水对其的潜在影响。研究发现,中国植被覆盖度在“胡焕庸线”两侧展现出显著的空间异质性,西部地区普遍低于东部;冷点主要分布于线西,热点主要分布于线东。尽管过去21年间全国植被覆盖度经历了局部年度波动,但从整体趋势看呈上升态势,约有45%的地区植被覆盖水平实现了由低向高的转变。具体而言,“胡焕庸线”以西区域的年均植被覆盖度增长率约为0.003 5/a,而线东地区则达到0.005 9/a,且在各自区域内,植被显著增长的区域占比分别为53.22%和59.81%。此外,年降水量与年际间植被覆盖度的相关性在“胡焕庸线”两侧表现出空间上的差异化特征,即东部地区呈负相关,而西部则为正相关。综上所述,以“胡焕庸线”为界,中国的植被覆盖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特征凸显了其独特的地域分异性。本研究为理解我国植被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提供了重要依据。

关键词

胡焕庸线 / 植被覆盖度 / 地域分异 / 时空特征分析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厉彦玲, 董超, 王薪宇 “胡焕庸线”两侧植被覆盖度地域分异的时空特征分析[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55(03): 335-346 DOI:CNKI:SUN:SCHO.0.2024-03-005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0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