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源底物输入对滨海盐渍土有机碳矿化的影响

霍英东, 陈恩涛, 谷停停, 董小涵, 胡国庆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25, Vol. 56 ›› Issue (03) : 396 -406.

PDF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25, Vol. 56 ›› Issue (03) : 396 -406. DOI: CNKI:SUN:SCHO.0.2025-03-003

外源底物输入对滨海盐渍土有机碳矿化的影响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滨海盐渍土是具有巨大碳封存潜力的重要后备土地资源。有机碳矿化是驱动土壤碳排放的主要过程,外源基质输入通过改变微生物生长和代谢活动来调节土壤有机碳动态。然而,外源底物输入对滨海盐渍土有机碳矿化的影响机制亟待阐明。本研究以黄河三角洲三种不同程度的盐渍土为研究对象,分别添加秸秆、秸秆与硝酸铵共6个处理,即轻度盐渍土+秸秆(SL)、中度盐渍土+秸秆(SM)、重度盐渍土+秸秆(SH)、轻度盐渍土+秸秆+硝酸铵(SNL)、中度盐渍土+秸秆+硝酸铵(SNM)、重度盐渍土+秸秆+硝酸铵(SNH),探究外源底物输入对滨海盐渍土有机碳矿化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秸秆添加对于滨海盐渍土有机碳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秸秆与硝酸铵配施的处理中,随着培养时间的进行有机碳含量显著下降,SNL、SNM、SNH分别下降了20.48%、29.16%、27.35%。秸秆与硝酸铵配施较仅施用秸秆显著提高了土壤呼吸速率,其中是重度盐渍土中的呼吸速率提升幅度较大,且在培养后期超过了轻度和中度盐渍土。在三种滨海盐渍土中,秸秆与硝酸铵配施均更能显著提高土壤酶活性,从而加速了盐渍土碳循环。秸秆输入可不同程度提升滨海盐渍土有机碳含量,而秸秆与硝酸铵配施通过增强土壤呼吸速率和酶活性加速有机碳矿化,导致有机碳含量在培养过程中下降,且该现象在重度盐渍土中更为突出。

关键词

土壤盐渍化 / 碳循环 / 土壤呼吸 / 土壤胞外酶活性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霍英东, 陈恩涛, 谷停停, 董小涵, 胡国庆 外源底物输入对滨海盐渍土有机碳矿化的影响[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 56(03): 396-406 DOI:CNKI:SUN:SCHO.0.2025-03-003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4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