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止血效果综合评价模型探究白地汤对小鼠止血功能的影响

衣兰晓, 张丽, 李灿欣, 盛伊果, 张永贤, 徐在品, 姚碧琼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25, Vol. 56 ›› Issue (03) : 486 -494.

PDF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25, Vol. 56 ›› Issue (03) : 486 -494. DOI: CNKI:SUN:SCHO.0.2025-03-013

基于止血效果综合评价模型探究白地汤对小鼠止血功能的影响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为了探究白地汤不同配比组方的止血效果,探寻其止血机制,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应用于止血中药的药效评价及筛选的模型,并基于此模型对白地汤的止血效果进行评价。试验选择血小板(PLT)计数、出血时间(B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含量6项指标,使用层次分析法与“蛛网”模式结合的方式建立止血效果评价模型。使用ICR小鼠为实验动物,对生理盐水、云南白药、白头翁-地榆炭2∶1配伍(简称白地汤2∶1)、白地汤3∶2、白地汤1∶1、地榆炭和白头翁的止血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3种配比白地汤、地榆炭均有止血效果。其中,白地汤各组均能缩短小鼠BT、APTT、TT,增多FIB;地榆炭组能缩短小鼠BT、APTT、PT,增多FIB,对TT无影响;仅地榆炭组和白地汤1∶1组能增多小鼠PLT总数。而白头翁止血效果较差,仅能缩短TT。代入止血效果综合评价模型发现,7种样品止血效果排名为:白地汤1∶1>云南白药>地榆炭>白地汤2∶1>白地汤3∶2>白头翁>生理盐水。说明白地汤有止血、促凝的作用,且地榆炭、白头翁配伍后,止血效果发生变化,其中以白头翁-地榆炭1∶1配伍效果最佳。此结果可为动物出血症的治疗及相关止血兽药的研发提供依据。

关键词

“蛛网”模式 / 层次分析法 / 白地汤 / 止血 / 小鼠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衣兰晓, 张丽, 李灿欣, 盛伊果, 张永贤, 徐在品, 姚碧琼 基于止血效果综合评价模型探究白地汤对小鼠止血功能的影响[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 56(03): 486-494 DOI:CNKI:SUN:SCHO.0.2025-03-013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0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