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金属有机框架和碳点嵌入分子印迹比率荧光探针对恩诺沙星检测

柴迎鑫, 齐庆迎, 李晓飞, 徐龙华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25, Vol. 56 ›› Issue (04) : 566 -572.

PDF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25, Vol. 56 ›› Issue (04) : 566 -572. DOI: CNKI:SUN:SCHO.0.2025-04-003

发光金属有机框架和碳点嵌入分子印迹比率荧光探针对恩诺沙星检测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长期摄入恩诺沙星(enrofloxacin,ENR)残留超标食品会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建立快速、高灵敏检测技术加强对其残留水平监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合成了铕基发光金属有机框架(europium-based luminescent metal-organic frameworks,Eu-MOF)和碳点(carbon dots,CDs),结合分子印迹溶胶-凝胶技术,制备了Eu-MOF和CDs嵌入的分子印迹聚合物(europium-based luminescent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and carbon dots-embedded molecular imprinted polymer,Eu-MOF/CDs@MIP)比率型荧光探针。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材料进行表征,考察了孵育时间、目标物浓度及结构类似物对探针荧光响应行为的影响,并将Eu-MOF/CDs@MIP探针应用于实际样品检测。结果表明:Eu-MOF/CDs@MIP为均匀球形结构,具有稳定的荧光发射、较快的传质速率和较高的饱和容量。恩诺沙星可使Eu-MOF 615 nm处的荧光发射显著增强,而430 nm处碳点荧光基本保持不变。基于两者荧光强度的比值与恩诺沙星浓度之间的线性关系,建立了恩诺沙星高选择性、高灵敏检测新方法。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3~20.00 mg·L-1,最低检出限为0.01 mg·L-1,在实际样品中的回收率为85.0%~108.8%。

关键词

比率荧光探针 / 发光金属有机框架 / 碳点 / 分子印迹 / 恩诺沙星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柴迎鑫, 齐庆迎, 李晓飞, 徐龙华 发光金属有机框架和碳点嵌入分子印迹比率荧光探针对恩诺沙星检测[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 56(04): 566-572 DOI:CNKI:SUN:SCHO.0.2025-04-003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8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