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摘要
目的 调查分析导师支持对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科研能力的影响及不同动机和科研效能感在影响途径中发挥的作用。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3年4月14—20日对北京市8所中医规培基地的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被调查者填写导师支持量表、动机量表、科研效能感量表和临床科研能力自评表,并使用偏最小二乘法-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数据。结果 调查获得404例合格样本。结构方程模型各项参数符合标准,模型的直接路径结果显示:导师支持正向预测临床科研能力(β=0.349,P<0.01)和自主动机(β=0.512,P<0.01),负向预测受控动机(β=-0.338,P<0.05);自主动机正向预测临床科研能力(β=0.187,P<0.05)和科研效能感(β=0.760,P<0.01),负向预测受控动机(β=-0.479,P<0.01);受控动机负向预测科研效能感(β=-0.134,P<0.05);科研效能感正向预测临床科研能力(β=0.306,P<0.01)。Bootstrap结果显示:导师支持对临床科研能力的直接效应占总效应的59.32%,间接效应占总效应的40.68%,一部分间接效应通过两条链式中介路径传递,分别为:导师支持→自主动机→科研效能感→临床科研能力(占总效应的20.85%)、导师支持→受控动机→科研效能感→临床科研能力(占总效应的2.2%)。结论 在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科研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导师支持是重要的外部支持力量;对于学生自身来说,自主动机和受控动机的阴阳平衡及较高的科研效能感可以提高培养效率,更加充分地发挥导师支持的作用。培养单位既要重视导师的能力提升和指导风格的转变,也要关注学生动机和效能感的情况,并通过培训和考核全方位地提升导师在学术、自主和人际关系3个方面的指导水平。
关键词
导师支持
/
自我决定理论
/
科研效能感
/
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
结构方程模型
Key words
莫捷, 赵琛, 梁佳, 李磊, 程璠, 解华, 姜幼明, 张立平
导师支持对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科研能力的影响[J].
中医教育, 2024, 43(03): 13-20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