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黄方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改善小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罗智中, 杨玲, 韩怡, 郭姣, 罗朵生

中国新药杂志 ›› 2025, Vol. 34 ›› Issue (05) : 511 -521.

PDF
中国新药杂志 ›› 2025, Vol. 34 ›› Issue (05) : 511 -521. DOI: 10.20251/j.cnki.1003-3734.2025.05.011

田黄方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改善小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探究田黄方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改善小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饮食诱导NAFLD模型,给予阿托伐他汀和田黄方进行干预。灌胃给药8周后,收集田黄方高剂量组和模型组小鼠的新鲜粪便制作菌液进行粪菌移植实验。实验结束后,检测小鼠血脂和肝功能相关指标;采用HE染色和油红O染色分析小鼠肝脏组织病理变化;通过PCR技术检测肝组织中炎症因子、脂肪酸合成及脂肪酸β氧化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采用16S rRNA测序技术分析小鼠肠道菌群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阿托伐他汀组和田黄方低、高剂量组小鼠肝脏脂肪变性和肝损伤缓解,体重、血清血脂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移植对照组相比,移植田黄方菌液组小鼠肝脏脂肪变性明显改善,血清三酰甘油、肝脏谷草转氨酶水平及肝脏炎症因子、脂肪酸合成相关基因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5),脂肪酸β氧化相关基因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5)。16S rRNA测序结果显示,移植田黄方菌液组较移植对照组小鼠肠道菌群结构发生变化。在属水平上,移植田黄方菌液组拟杆菌属等有害菌丰度显著下降(P<0.05),乳酸杆菌属等有益菌丰度显著上升(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乳酸杆菌属、拟杆菌属等与肝功能、血脂、炎症因子、脂肪酸合成及脂肪酸β氧化显著相关。结论:本研究揭示田黄方可能通过改善小鼠肠道菌群失调并影响肝脏炎症因子、脂肪酸合成以及脂肪酸β氧化,发挥对NAFLD的治疗作用。

关键词

田黄方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 肠道菌群 / 粪菌移植 / 16S rRNA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罗智中, 杨玲, 韩怡, 郭姣, 罗朵生. 田黄方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改善小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J]. 中国新药杂志, 2025, 34(05): 511-521 DOI:10.20251/j.cnki.1003-3734.2025.05.011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56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