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唑帕尼致不良反应文献分析研究

张晓昕, 吴明铭, 阮贤妹

中国新药杂志 ›› 2025, Vol. 34 ›› Issue (05) : 553 -560.

PDF
中国新药杂志 ›› 2025, Vol. 34 ›› Issue (05) : 553 -560. DOI: 10.20251/j.cnki.1003-3734.2025.05.015

培唑帕尼致不良反应文献分析研究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分析培唑帕尼发生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的临床特点与规律,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搜索PubMed、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收集关于培唑帕尼所致ADR的文献报道并进行分析,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3月。结果:共纳入文献84篇,涉及89例病例,发生94例次ADR,其中新的ADR 21例。患者中男性55例(61.80%)、女性34例(38.20%),平均年龄(57.7±16.7)岁。培唑帕尼主要用于治疗肾透明细胞癌,占58.43%;其次是软组织肉瘤(soft tissue sarcoma,STS),占35.96%。多数ADR发生在用药后2个月内(55/94,58.51%);ADR累及器官/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为主(22.34%),其次为肝胆胰系统(13.83%)、呼吸系统(12.77%)和神经系统(12.77%),主要临床表现为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posterior reversible encephalopathy syndrome,PRES)和气胸。培唑帕尼致ADR自发性缓解的有5例(5.43%);需经药物治疗后好转的有74例(80.43%);经手术和(或)药物治疗后,严重延长病程或治疗后仍有后遗症的有8例(8.70%);死亡5例(5.43%)。结论:培唑帕尼所致ADR涉及不同性别与年龄段病人,累及多个系统/器官,不乏严重致死病例。临床使用应加强监测,及时识别ADR并对症处理,保障患者安全。

关键词

培唑帕尼 / 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 药物不良反应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张晓昕, 吴明铭, 阮贤妹. 培唑帕尼致不良反应文献分析研究[J]. 中国新药杂志, 2025, 34(05): 553-560 DOI:10.20251/j.cnki.1003-3734.2025.05.015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62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