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精神病药临床试验的非劣效界值确定

程青青, 王蕊, 王晶晶, 唐代茂, 张凌霄, 许羚, 尹芳, 杨娟, 吕映华, 郑青山, 沈一峰, 李华芳, 司天梅

中国新药杂志 ›› 2025, Vol. 34 ›› Issue (10) : 1040 -1045.

PDF
中国新药杂志 ›› 2025, Vol. 34 ›› Issue (10) : 1040 -1045. DOI: 10.20251/j.cnki.1003-3734.2025.10.005

抗精神病药临床试验的非劣效界值确定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抗精神病药的临床试验兼具患者管理和伦理学的特殊性,应增加相关非劣效试验,其中非劣效界值的选择成为难题。本研究以阳性对照药阿立哌唑为例,探讨合理的非劣效界值及其选择方法,为抗精神病药同类研究设计提供参考。方法:选择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总分(PANSS)下降值为分析指标,参考美国FDA推荐的固定界值法(the fixed margin method),结合临床专家共识,确定非劣效界值(M2)。首先,基于阿立哌唑与安慰剂对照研究的文献数据,通过模型化荟萃分析(MBMA),获得阿立哌唑净效应(扣除安慰剂效应)的药效特征并探索影响因素,为不同疗程的数据合并分析提供依据。其次,通过Meta分析,纳入阿立哌唑与安慰剂对照研究的文献数据,估算阿立哌唑治疗效应及其95%CI,将95%CI的绝对值下限作为净效应(entire effect,M1)。随后,收集文献中抗精神病药临床试验的M2取值范围,估算其相应的样本量,结合临床可接受样本量的专家共识确定M2。结果:MBMA提示,阿立哌唑治疗6周时已接近疗效平台。通过Meta分析,获得阿立哌唑治疗6周后的净效应为11.39 (95%CI:9.72,13.06),即M1为9.72。当前临床文献中,精神分裂症的非劣效临床试验M2取值较宽,分布在5~8之间。对于仿制药,假设单侧α=0.025,把握度(power)为80%,公共标准差SD为18,每组样本量估算为122例,所对应的M2为6.5,类似于美国FDA的临床终点生物等效试验,可达到桥接目的。对于创新药,以大约50%的M1(9.72)作为非劣效界值时,即M2为5,每组对应的样本量应为205例,考虑到患者管理和照料的难度,此为临床可接受的样本量。结论:设计以PANSS下降值为疗效指标、阿立哌唑为对照的抗精神病药非劣效试验,仿制药的M2可取6.5,创新药可取5.0。本研究为其他阳性对照药在同类试验设计中,M2的选取提供了重要依据和启发。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 阿立哌唑 / 非劣效界值 / 非劣效试验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程青青, 王蕊, 王晶晶, 唐代茂, 张凌霄, 许羚, 尹芳, 杨娟, 吕映华, 郑青山, 沈一峰, 李华芳, 司天梅. 抗精神病药临床试验的非劣效界值确定[J]. 中国新药杂志, 2025, 34(10): 1040-1045 DOI:10.20251/j.cnki.1003-3734.2025.10.005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72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