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摘要
目的:探究乌梅丸缓解特应性皮炎小鼠的药效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BALB/c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醋酸地塞米松)、乌梅丸高剂量组、乌梅丸低剂量组5组。除正常组右耳涂抹20μL无水乙醇溶液外,其余组小鼠均采用2 nmoL卡泊三醇(calcipotriene, MC903)溶液20μL反复涂抹右耳,连续10 d,左耳均不做处理。观察小鼠搔抓行为及耳部表皮受损情况,测量小鼠左右耳片厚度差、重量差,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耳组织表皮层组织病理学变化,甲苯胺蓝染色观察真皮层中肥大细胞浸润数目,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小鼠外周血中TSLP,IL-33,IL-4,IL-13,IgE水平。结果:乌梅丸剂量组小鼠耳部皮损特应性皮炎样症状明显缓解,搔抓次数显著减少(P<0.001),左右耳厚度差降低(P<0.001)、重量差降低(P<0.05),耳部皮损评分显著降低(P<0.05),表皮层增厚程度减弱(P<0.05)、真皮层肥大细胞浸润数目减少(P<0.01),外周血TSLP,IL-33,IL-4,IL-13,IgE等因子水平降低(P<0.05)。结论:乌梅丸可通过抑制表皮角质形成细胞TSLP/IL-33因子的释放,降低Th2型炎症因子和IgE产生,进一步减少肥大细胞浸润、发挥缓解特应性皮炎的药效作用。
关键词
乌梅丸
/
特应性皮炎
/
角质形成细胞
/
Th2型炎症反应
/
肥大细胞
Key words
杨胜晋, 刘金洁, 邓世俊, 鲁诚, 刘燕娇, 张祎, 王睿睿, 张丽娟.
乌梅丸抑制表皮炎症介导的Th2型炎症反应治疗特应性皮炎的机制研究[J].
中国新药杂志, 2025, 34(14): 1539-1547 DOI:10.20251/j.cnki.1003-3734.2025.14.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