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淫羊藿不同配比中特征成分的量-质变化相关性研究

祁昱彤, 孟硕, 彭勍, 林力, 任钧国, 张淼, 刘建勋

中国新药杂志 ›› 2025, Vol. 34 ›› Issue (18) : 1974 -1984.

PDF
中国新药杂志 ›› 2025, Vol. 34 ›› Issue (18) : 1974 -1984. DOI: 10.20251/j.cnki.1003-3734.2025.18.010

丹参-淫羊藿不同配比中特征成分的量-质变化相关性研究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基于丹参-淫羊藿药对的特征图谱、网络药理学并结合谱效关联分析,探究不同配比药对的量-质变化,为该药对的量-效相关性及临床合理应用提供用量配比参考。方法:采用HPLC法建立7批不同配比的丹参-淫羊藿药对指纹图谱,引入网络药理学获得药对特征成分与抗氧化关键靶点及通路的网络关系;采用1,1-二苯基-2-苦基肼自由基(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 radical,DPPH)及2,2'-联氨-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胺盐[2,2'-azino-bis(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fonic acid) diammonium salt,ABTS]法测定体外抗氧化活性,通过谱效关联分析和含量测定分析7组样品的差异性和相关性。结果:7种配比的丹参-淫羊藿药对共确定14个共有峰,相似度高于0.80。网络药理学结果发现,药对中朝藿定C、丹参酮Ⅰ为关键成分,可能通过ESR1,PIK3CA,HDAC1等靶点调节氧化应激反应。7种配比药对均具有较强的清除DPPH和ABTS自由基能力,可被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建立的模型成功区分,其中朝藿定C、丹参酮Ⅰ、紫草酸、丹酚酸B是差异性标志物,与单味药材相比,含量均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丹参-淫羊藿药对不同配比,以含量和抗氧化活性为标识的“质”与配伍用“量”之间的差异性较明显,可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丹参-淫羊藿 / 配伍比例 / 指纹图谱 / 网络药理学 / 抗氧化 / 谱效关系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祁昱彤, 孟硕, 彭勍, 林力, 任钧国, 张淼, 刘建勋. 丹参-淫羊藿不同配比中特征成分的量-质变化相关性研究[J]. 中国新药杂志, 2025, 34(18): 1974-1984 DOI:10.20251/j.cnki.1003-3734.2025.18.010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12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