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离体致心律失常风险评估倡议下基于人源性心肌细胞开展心脏毒性评估的研究进展

曾芸茜, 赵琪, 杨浩, 侯敏博, 杨淑雯, 滕伊洋, 汪溪洁

中国新药杂志 ›› 2025, Vol. 34 ›› Issue (20) : 2172 -2179.

PDF
中国新药杂志 ›› 2025, Vol. 34 ›› Issue (20) : 2172 -2179. DOI: 10.20251/j.cnki.1003-3734.2025.20.006

综合性离体致心律失常风险评估倡议下基于人源性心肌细胞开展心脏毒性评估的研究进展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药物心脏毒性研究作为药物安全性评价的重要环节一直备受关注,美国FDA于2013年发布了新的评价体系——综合性离体致心律失常风险评估(comprehensive in vitro proarrhythmia assay,CiPA),其子工作组健康与环境科学协会(Health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Institute,HESI)为此成立干细胞工作组(Stem Cell Working Group,SCWG),主要负责采用人源性干细胞分化的心肌细胞(human stem cells-derived cardiomyocytes,hSC-CMs)研究药物促心律失常作用。相比离体动物组织模型或其他二维细胞模型等体外预测致心律失常风险模型,hSC-CMs在种属差异、患者特异性以及多离子通道评估方面更具优势。基于该模型可采用多电极阵列(multi-electrode arrays,MEA)、光学电压传感(voltage-sensing optical,VSO)、Ca2+瞬态监测等技术评估药物促心律失常风险。本文将着重介绍h SC-CMs在临床前药物心脏毒性评价方面的研究进展、局限性及未来展望,以期为新药物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心脏毒性 / 综合性离体致心律失常风险评估 / 人源性干细胞 / 心肌细胞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曾芸茜, 赵琪, 杨浩, 侯敏博, 杨淑雯, 滕伊洋, 汪溪洁. 综合性离体致心律失常风险评估倡议下基于人源性心肌细胞开展心脏毒性评估的研究进展[J]. 中国新药杂志, 2025, 34(20): 2172-2179 DOI:10.20251/j.cnki.1003-3734.2025.20.006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28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