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适应性白日梦量表在中国大学生中的信效度检验

黄媚娇, 张一凡, 李敏, 范方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 2025, Vol. 33 ›› Issue (01) : 140 -144.

PDF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 2025, Vol. 33 ›› Issue (01) : 140 -144. DOI: 10.16128/j.cnki.1005-3611.2025.01.026

非适应性白日梦量表在中国大学生中的信效度检验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对16条目的非适应性白日梦量表(maladaptive daydreaming scale, MDS-16)在中国大学生群体中进行信效度检验。方法:采用中文版非适应性白日梦量表对7383名大学生进行调查,以心理游离量表(MWQ)、简版执行功能网络问卷(WEFQ)、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和患者健康问卷(PHQ-9)作为效标工具。结果:中文版非适应性白日梦量表的各条目与总分之间的相关在0.68~0.89之间。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支持音乐、动觉、渴望和功能损害四因子结构,一阶模型的拟合良好:RMSEA=0.054,CFI=0.950,TLI=0.939。中文版非适应性白日梦量表的各维度和总分的α系数在0.77~0.97之间。效标效度分析表明非适应性白日梦与心理游离、执行功能、焦虑和抑郁呈正相关关系。结论:中文版非适应性白日梦量表在中国大学生中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以作为评估我国大学生非适应性白日梦的有效工具。

关键词

非适应性白日梦 / 信度 / 效度 / 大学生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黄媚娇, 张一凡, 李敏, 范方 非适应性白日梦量表在中国大学生中的信效度检验[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25, 33(01): 140-144 DOI:10.16128/j.cnki.1005-3611.2025.01.026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26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