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教养方式的潜在类别与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关联:情绪调节困难的中介作用

敖梦琴, 罗丹, 侯皓, 李梦娜, 杨冰香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 2025, Vol. 33 ›› Issue (02) : 254 -260.

PDF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 2025, Vol. 33 ›› Issue (02) : 254 -260. DOI: 10.16128/j.cnki.1005-3611.2025.02.005

父母教养方式的潜在类别与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关联:情绪调节困难的中介作用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探讨父母教养方式的潜在类别及其与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NSSI)的关系,并检验情绪调节困难的中介作用。方法:通过整群抽样法对湖南省七所初级中学3199名10~19岁在读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使用自编一般人口学问卷、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情绪调节困难量表及功能性自伤行为评估量表进行数据收集。结果:(1)父母教养方式存在三种潜在类别:冷漠忽视型(34.4%)、温情控制型(47.4%)与严苛控制型(18.2%)。(2)以父母温情控制型为参照,冷漠忽视型与严苛控制型均显著正向预测青少年NSSI行为。青少年情绪调节困难分别在父母冷漠忽视型、严苛控制型与其NSSI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本研究揭示了父母教养方式的潜在类别及其对青少年NSSI行为的影响路径,为制定针对青少年NSSI行为的差异化家庭预防与干预策略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青少年 / 教养方式 / 非自杀性自伤 / 情绪调节困难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敖梦琴, 罗丹, 侯皓, 李梦娜, 杨冰香 父母教养方式的潜在类别与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关联:情绪调节困难的中介作用[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25, 33(02): 254-260 DOI:10.16128/j.cnki.1005-3611.2025.02.005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20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