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危险因素及维生素D水平分析

尉全平, 付晓康, 苏琴, 侯凤香, 杨建宝, 翟洪然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 2024, Vol. 45 ›› Issue (12) : 1415 -1419.

PDF (944KB)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 2024, Vol. 45 ›› Issue (12) : 1415 -1419.

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危险因素及维生素D水平分析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966K)

摘要

目的 探讨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early-onset sepsis, EOS)的危险因素以及和维生素D水平的关系。方法 选取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56例EOS新生儿为EOS组,选取同一时期出生并排除感染的新生儿60例为对照组。收集2组新生儿及对应母亲临床资料,检测2组新生儿及母亲静脉血25-羟基维生素D[25-hydroxyvitamin D,25-(OH)D]水平,对2组临床资料及维生素D水平进行分析。结果 EOS组母亲绒毛膜羊膜炎、胎膜早破≥18 h、胎盘早剥、羊水胎粪污染、宫内窘迫、出生时窒息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EOS组母亲及新生儿25-(OH)D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母亲绒毛膜羊膜炎、胎膜早破≥18 h、新生儿出生时窒息是新生儿EOS的危险因素(P<0.05),新生儿25-(OH)D水平是新生儿EOS的保护因素(P<0.05)。新生儿25-(OH)D水平预测EOS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33(P=0.013),约登指数为0.512,新生儿25-(OH)D水平截断值为21.29 nmol/L,预测EOS的敏感度为83.3%,特异度为67.9%。EOS组和对照组母亲和新生儿25-(OH)D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母亲绒毛膜羊膜炎、胎膜早破≥18 h、新生儿出生时窒息是EOS的危险因素,新生儿维生素D水平是EOS的保护因素,也是良好的预测指标。孕妇需重视维生素D补充,降低EOS的发病率,早期识别危险因素并检测维生素D水平有助于全面评估EOS的发病风险。

关键词

新生儿败血症 / 维生素D / 影响因素分析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尉全平, 付晓康, 苏琴, 侯凤香, 杨建宝, 翟洪然 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危险因素及维生素D水平分析[J].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5(12): 1415-1419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944KB)

20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