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蛋白激酶C活性与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Bentall术后短期预后的关系分析

李晓颖, 郝翠君, 李飞星, 高阳, 左路广, 陈辛未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 2025, Vol. 46 ›› Issue (05) : 604 -610.

PDF (991KB)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 2025, Vol. 46 ›› Issue (05) : 604 -610.

血小板蛋白激酶C活性与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Bentall术后短期预后的关系分析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1014K)

摘要

目的 观察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type A aortic dissection, TAAD)患者血小板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活性情况,并分析其与患者Bentall术后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3年3月于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拟行Bentall术治疗的TAAD患者216例为研究对象,均成功行Bentall术,根据术后30 d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评估预后,并分为预后不良组与预后良好组;统计2组一般资料、血小板PKC活性及其他实验室指标,重点分析血小板PKC活性与TAAD患者Bentall术后短期预后的关系。结果 216例患者术后30 d内56例发生不良事件,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5.93%(56/216);预后不良组伴有心包积液(71.43%)、下肢缺血占比(33.93%)高于预后良好组(55.00%、20.00%),入院时舒张压[(72.29±4.58)mmHg(1 mmHg=0.133 kPa)]、细胞浆PKC活性[(192.86±9.66)pmol·min-1·mg-1]、血小板值[(181.24±17.53)×10~9/L]小于预后良好组[(74.83±4.26)mmHg、(201.51±9.21)pmol·min-1·mg-1、(190.79±20.51)×10~9/L],血小板细胞膜PKC活性[(319.23±19.66)pmol·min-1·mg-1]、D-二聚体值[(527.87±14.14)μg/L]大于预后良好组[(297.52±15.48)pmol·min-1·mg-1、(519.58±13.37)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点二列相关性分析显示,血小板细胞浆PKC活性与TAAD患者Bentall术后短期预后不良风险呈负相关(r=-0.379,P<0.05),血小板细胞膜PKC活性与患者术后短期预后不良风险呈正相关(r=0.498,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入院时舒张压、血小板细胞浆PKC活性、血小板细胞膜PKC活性及D-二聚体水平均为TAAD患者Bentall术后短期预后的影响因素(OR=0.844、0.867、1.069、1.069,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发现,血小板细胞浆PKC活性、血小板细胞膜PKC活性单独及联合预测TAAD患者Bentall术后短期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41、0.800、0.879,均有一定预测价值,且联合检测预测价值更高。结论 血小板PKC活性与TAAD患者Bentall术后短期预后情况有关,血小板细胞浆PKC活性下降、血小板细胞膜PKC活性升高会增加患者术后短期预后不良发生风险,二者联合检测可辅助临床早期筛选预后不良高风险患者。

关键词

主动脉疾病 / 血小板蛋白激酶C / 预后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李晓颖, 郝翠君, 李飞星, 高阳, 左路广, 陈辛未 血小板蛋白激酶C活性与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Bentall术后短期预后的关系分析[J].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25, 46(05): 604-610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991KB)

17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