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预测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夏长河, 王益民, 郑晓红, 张占学, 周超熙, 王贵英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 2025, Vol. 46 ›› Issue (10) : 1141 -1149.

PDF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 2025, Vol. 46 ›› Issue (10) : 1141 -1149.

结直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预测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 探究影响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 CRC)患者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构建并验证预测CRC患者淋巴结转移的预测模型。方法 本研究为双中心研究,回顾性纳入2021年1月—2024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和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CRC患者。其中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收治的CRC患者498例作为训练集,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CRC患者199例作为验证集。训练集患者按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分为转移组186例和未转移组312例。比较训练集和验证集、训练集转移组和未转移组的基本资料和临床特征;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CRC患者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并在Logistic回归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校准曲线及决策曲线分析列线图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的预测效能。结果 训练集与验证集患者的基线资料与临床病理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训练集转移组临床T分期、体重指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CEA)、糖类抗原19-9、壁外血管侵犯(extramural vascular invasion, EMVI)比例高于未转移组,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 TT)短于未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表明,临床T分期(2期,OR=17.65,95%CI:1.18~263.16,P=0.037;3期,OR=25.13,95%CI:1.77~356.50,P=0.017;4期,OR=23.73,95%CI:1.80~311.91,P=0.016)、EMVI(OR=45.71,95%CI:19.01~109.88,P<0.001)、CEA水平(OR=1.02,95%CI:1.01~1.03,P=0.004)、TT(OR=0.67,95%CI:0.53~0.85,P<0.001)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OR=1.13,95%CI:1.09~1.17,P<0.001)是CRC患者淋巴结转移的独立预测因子,使用上述独立预测因子构建了预测CRC患者淋巴结转移的预测模型。预测模型在训练集中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3(95%CI:0.91~0.95),验证集中的曲线下面积为0.76(95%CI:0.69~0.84)。校准曲线及决策曲线结果表明,该预测模型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均具有良好的效能。结论 临床T分期、EMVI、CEA、TT及中性粒细胞计数是CRC患者淋巴结转移的独立预测因子。使用上述因子构建的预测模型对CRC患者是否淋巴结转移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 淋巴结转移 / 预测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夏长河, 王益民, 郑晓红, 张占学, 周超熙, 王贵英. 结直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预测模型的建立与验证[J].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25, 46(10): 1141-1149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55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