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摘要
目的 总结冀南地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患者驱动基因突变情况,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突变患者采用一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 TKI)吉非替尼一线治疗的疗效,寻找影响预后的预测因子。方法 收集2021年1月至2021年6月邯郸市中心医院收治的201例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二代测序技术(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NGS)总结驱动基因突变情况;对入组的91例接受吉非替尼靶向治疗的EGFR突变患者进行随访研究,定期收集患者的生存资料,使用Kaplan-Meier方法绘制吉非替尼治疗后不同影响因素下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edian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mPFS)曲线;Log-rank检验评估生存差异;采用Cox回归建立风险评估模型,分析不同危险因素对吉非替尼靶向治疗疗效及预后的影响。结果 201例晚期NSCLC患者中138例(68.66%)至少发生1种基因突变;EGFR突变频率最高[91例(52.6%)],其中EGFR 21号外显子L858R点突变(42.7%)和EGFR 19号外显子缺失(33.6%)占比排名前两位;40例(43.96%)患者为复杂突变。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及Log-rank检验显示EGFR突变中EX19 del、EX21 L858R、少见突变与复杂突变患者mPFS依次为17.0月、13.0月和8.0月,其中EX19 del组mPFS最优,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胸腔积液患者mPFS优于恶性胸腔积液患者(17.0月vs 10.0月,P=0.005);Cox回归分析提示EGFR突变类型是影响NSCLC患者mPFS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 EGFR为冀南地区晚期NSCLC患者突变频率较高的基因,驱动基因突变类型可作为独立预测因子判断吉非替尼靶向治疗后患者的生存情况,少见突变和复杂突变患者疗效和预后均较差。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
吉非替尼
/
基因突变
/
二代测序
/
非小细胞肺癌
Key words
周淑杰, 肖恒, 王海东, 陈丁莉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EGFR-TKI治疗效果及预后分析[J].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24, 55(01): 24-28 DOI:10.13753/j.issn.1007-6611.2024.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