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萎缩性胃炎及癌前病变复合造模法评价

刘雨溪, 王璐, 龙凯花, 刘洋, 靳景瑞, 张红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 2024, Vol. 55 ›› Issue (02) : 170 -174.

PDF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 2024, Vol. 55 ›› Issue (02) : 170 -174. DOI: 10.13753/j.issn.1007-6611.2024.02.006

慢性萎缩性胃炎及癌前病变复合造模法评价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 评价复合造模法构建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CAG)及胃癌前病变(precancerous lesions of gastric cancer, PLGC)大鼠模型的可行性。方法 将60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0)及模型组(n=50)。对照组正常饲养,模型组用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自由饮用+水杨酸钠隔日灌胃+脱氧胆酸钠隔日灌胃+不定期禁食复合造模法构建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模型,造模时间为6个月。于造模第3,4,5,6个月比较模型组与对照组大鼠胃黏膜病理程度,造模后采血,采用ELISA检测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及胃泌素17(G-17)。结果 模型组大鼠复合刺激4个月开始出现胃腺体萎缩,5个月出现纤维化,6个月出现胃腺消失及异型增生,1只出现癌变。模型组6只大鼠异常死亡,造模死亡率为12%。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清PGⅠ升高(P<0.05),PGⅠ与PGⅡ比值(PG R)降低(P<0.05),G-17降低(P<0.05)。结论 采用复合造模法制备大鼠CAG模型成功率高,结果较稳定,但制备时间较长,且由于大鼠个体差异,造模进程难以完全统一,所有大鼠均出现胃黏膜萎缩,部分大鼠出现PLGC特征,个别大鼠出现癌变。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 癌前病变 / 复合造模法 / 水杨酸钠 / 脱氧胆酸钠 / 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刘雨溪, 王璐, 龙凯花, 刘洋, 靳景瑞, 张红 慢性萎缩性胃炎及癌前病变复合造模法评价[J].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24, 55(02): 170-174 DOI:10.13753/j.issn.1007-6611.2024.02.006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21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