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诱导的阿尔茨海默病细胞模型中神经损伤及凋亡的机制

王昱驰, 马宏玉, 王振宇, 张少轩, 张育泰, 高宇航, 孙嘉伟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 2024, Vol. 55 ›› Issue (02) : 175 -183.

PDF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 2024, Vol. 55 ›› Issue (02) : 175 -183. DOI: 10.13753/j.issn.1007-6611.2024.02.007

1-42诱导的阿尔茨海默病细胞模型中神经损伤及凋亡的机制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 使用Aβ1-42诱导HT22细胞建立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细胞模型,并探讨该模型中Aβ导致的神经损伤及细胞凋亡的靶向信号通路。方法 分别使用不同浓度的Aβ1-42(0,0.625,1.25,2.5,5,10,20,40μmol/L)干预HT22细胞,确定建立AD细胞模型的最适浓度;随后在最适浓度干预后6,12,24,48 h观察细胞形态,检测细胞存活率,确定建立AD细胞模型的最适时间。将细胞分为AD组(20μmol/L Aβ1-42+PBS)和NC组(PBS),生长对数期的HT22细胞分别干预24 h,进行后续实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凋亡指标(cleaved-Caspase-3)、神经营养因子(NRN1)、神经突触指标(SYP、MAP-2)的表达情况;免疫荧光检测MAP-2的表达及分布情况。生物信息学的方法预测AD相关信号通路,并通过Western blot验证ERK信号通路的磷酸化水平。结果 Aβ1-42诱导HT22细胞建立AD细胞模型的最适浓度为20μmol/L,最适时间为24 h。与NC组相比,AD组cleaved-Caspase-3表达升高(P<0.01),NRN1表达降低(P<0.000 1),SYP、MAP-2表达降低(P<0.01)。生物信息学的分析显示,ERK1(MAPK3)与APP和CASP9基因表达呈正相关(r=0.634,P<0.01;r=0.513,P<0.05)。Western blot显示,与NC组相比,AD组ERK磷酸化水平较高(P<0.01)。结论 Aβ1-42诱导HT22细胞建立的AD细胞模型中,引起神经损伤及细胞凋亡的机制可能通过激活ERK信号通路来实现。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 1-42 / 细胞凋亡 / ERK / HT22细胞 / 生物信息学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王昱驰, 马宏玉, 王振宇, 张少轩, 张育泰, 高宇航, 孙嘉伟 Aβ1-42诱导的阿尔茨海默病细胞模型中神经损伤及凋亡的机制[J].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24, 55(02): 175-183 DOI:10.13753/j.issn.1007-6611.2024.02.007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41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