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O2纳米酶对环磷酰胺所致斑秃小鼠毛发生长的影响

彭欣欣, 张莹, 潘昱帆, 刘慧慧, 王思宇, 韩齐心, 牛旭平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 2024, Vol. 55 ›› Issue (02) : 192 -196.

PDF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 2024, Vol. 55 ›› Issue (02) : 192 -196. DOI: 10.13753/j.issn.1007-6611.2024.02.009

CeO2纳米酶对环磷酰胺所致斑秃小鼠毛发生长的影响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 探讨氧化铈(CeO2)纳米酶对环磷酰胺所致斑秃小鼠模型毛发生长的影响。方法 将雌性C57BL/6J小鼠3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CeO2纳米酶组(300μg/mL),每组10只。模型组和CeO2纳米酶组小鼠采用单次腹腔内注射环磷酰胺注射液,构建斑秃小鼠模型。CeO2纳米酶组小鼠给予300μg/mL CeO2纳米酶外涂于小鼠背部剃毛区,空白组和模型组小鼠均予以等体积的PBS溶液外涂,1次/d,连续27 d。实验结束后(第28天)肉眼观察小鼠背部秃发区毛发生长情况并进行评分;HE染色小鼠背部经处理的皮肤组织计算单位视野内毛囊数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及内皮细胞白细胞黏附分子-1(ELAM-1)水平;水溶性四唑盐-1法(WST-1)检测皮肤组织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结果 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小鼠毛发生长及毛发评分显著下降(P<0.05),毛囊数量明显减少(P<0.05),血清ICAM-1及ELAM-1水平升高(P<0.05),皮肤组织MDA含量升高而SOD含量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CeO2纳米酶组毛发生长及毛发评分显著增加(P<0.05),毛囊数量明显增多(P<0.05),血清ICAM-1及ELAM-1水平降低(P<0.05),皮肤组织MDA含量降低而SOD含量升高(P<0.05)。结论 外用CeO2纳米酶对环磷酰胺所致斑秃小鼠模型具有促进毛发再生的作用,为CeO2纳米酶外用治疗斑秃提供了实验依据。

关键词

CeO2纳米酶 / 斑秃 / 毛发生长 / 细胞间黏附分子-1 / 内皮细胞白细胞黏附分子-1 / 丙二醛 / 超氧化物歧化酶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彭欣欣, 张莹, 潘昱帆, 刘慧慧, 王思宇, 韩齐心, 牛旭平 CeO2纳米酶对环磷酰胺所致斑秃小鼠毛发生长的影响[J].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24, 55(02): 192-196 DOI:10.13753/j.issn.1007-6611.2024.02.009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38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