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姜黄素纳米颗粒联合热疗对肝癌Huh 7细胞的抑制作用

温艳艳, 邬惟为, 林奇雄, 田伟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 2024, Vol. 55 ›› Issue (04) : 413 -418.

PDF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 2024, Vol. 55 ›› Issue (04) : 413 -418. DOI: 10.13753/j.issn.1007-6611.2024.04.002

智能姜黄素纳米颗粒联合热疗对肝癌Huh 7细胞的抑制作用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 制备并表征智能姜黄素(curcumin, Cur)-四氧化三铁(Fe3O4)纳米颗粒(Cur-Fe3O4 NPs),探讨体外协同热疗后对Huh 7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溶剂热法合成Fe3O4纳米团簇,再化学结合携带Cur,合成Cur-Fe3O4 NPs。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表征验证。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NPs的载药率。使用透析法进行药物释放实验,比较射频(radiofrequency, RF)热疗组与无热疗组的Cur释放率。根据不同处理方式将Huh 7细胞分为单纯热疗组、游离Cur组、Cur-Fe3O4 NPs组、Cur+RF组和Cur-Fe3O4 NPs+RF组,通过CCK-8法评估不同处理组的细胞毒性。结果 FT-IR观察到在570 cm-1处是Fe-O键,在963.75 cm-1处Cur连接成功。透射电镜观察Fe3O4纳米团簇和Cur-Fe3O4 NPs的粒径分别为(50.7±10.2)nm和(94.0±12.2)nm。Cur-Fe3O4 NPs载药率为69.91%。无热疗组Cur-Fe3O4 NPs释放Cur约68%,热疗组NPs释放Cur明显增多到85%。细胞毒性实验表明,单纯热疗组和游离Cur组Huh 7细胞存活率均在90%左右;与单纯热疗组和游离Cur组相比,Cur-Fe3O4 NPs组细胞活力降低(P<0.05);与其他三组比较,Cur-Fe3O4 NPs+RF组Huh 7细胞的存活率明显下降(P<0.000 1)。结论 Cur-Fe3O4 NPs可有效释放Cur,协同热疗后对肝癌Huh 7细胞有明显抑制作用。

关键词

肝细胞癌 / 姜黄素 / 智能载药系统 / 磁共振成像 / 热疗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温艳艳, 邬惟为, 林奇雄, 田伟 智能姜黄素纳米颗粒联合热疗对肝癌Huh 7细胞的抑制作用[J].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24, 55(04): 413-418 DOI:10.13753/j.issn.1007-6611.2024.04.002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35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