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纳综合征患者额外小标记染色体的鉴定与分析

陈元元, 杨斌, 洪礼义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 2024, Vol. 55 ›› Issue (04) : 519 -522.

PDF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 2024, Vol. 55 ›› Issue (04) : 519 -522. DOI: 10.13753/j.issn.1007-6611.2024.04.017

特纳综合征患者额外小标记染色体的鉴定与分析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 探讨染色体核型分析联合荧光原位杂交(FISH)和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MA)技术对特纳综合征(TS)患者额外小标记染色体(sSMC)的鉴定与分析,并预测sSMC的染色体核型。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经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确诊为TS的5例患儿,使用FISH和CMA技术对sSMC的来源与结构组成进行分析。结果 FISH结果提示5例TS患者的sSMC均被鉴定出来,其中2例sSMC来源于Y染色体,3例来源于X染色体,并且所有患儿均存在染色体嵌合现象。CMA结果提示5例患儿均存在异常的染色体拷贝数变异,其中2例患儿存在Y染色体片段的扩增,2例患儿存在X染色体的片段缺失,1例患儿存在整条X染色体缺失。结合染色体核型分析、FISH和CMA结果,除1例染色体低比例嵌合者外,其他4例患儿均可预测出该sSMC的染色体核型。结论 染色体核型分析、FISH和CMA技术联合可以准确预测出sSMC的核型,但在染色体嵌合水平较低时无法预测出sSMC的核型。

关键词

特纳综合征 / 荧光原位杂交 / 染色体微阵列分析 / 染色体核型分析 / 额外小标记染色体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陈元元, 杨斌, 洪礼义 特纳综合征患者额外小标记染色体的鉴定与分析[J].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24, 55(04): 519-522 DOI:10.13753/j.issn.1007-6611.2024.04.017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30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